易哲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如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不知道该怎么做?还不赶紧过来学习!

如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不知道该怎么做?还不赶紧过来学习!

发布:2019-11-15 14:36:42 | 查看: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系统传染病。本病经蚊虫叮咬传播,于夏秋季流行,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等为特征。重者引起呼吸衰竭,并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自从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实施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理措施以来,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了显著下降。乙脑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和动物均可感染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系统传染病。本病经蚊虫叮咬传播,于夏秋季流行,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等为特征。重者引起呼吸衰竭,并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自从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实施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理措施以来,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了显著下降。乙脑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和动物均可感染本病。

图片1.png

流行特征

 

乙脑各年龄均可发病,以10岁以下,尤其2~6岁儿童发病率为高。由于儿童广泛接受预防接种,发病年龄有所变迁。

 

乙脑在中国的流行有三个显著的特点:①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限于夏秋季( 6~10月),流行高峰在8~9月,南方和北方地区可相差10天左右。②病例呈高度散发。③分布范围广,除西藏、青海、新疆三省区为非流行区外,其它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近十几年来,由于气温、降雨量及南部沿海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乙脑疫区有明显的北移趋势。

 

发病机理和病理

 

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侵入机体后,先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然后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病毒是否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除与病毒量和毒力有关外, 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抗病能力。

 

绝大多数感染者由于机体防御能力健全,病毒被迅速消灭,临床呈隐形感染或轻型感染。部分病人由于病毒经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呈显性感染。

 

本病的主要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的病变极为广泛,其中以大脑皮层、基底核、脑干处较为严重。潜伏期为4~21日,大多为10~14日。

 

临床表现分期

 

1.初热期:

 

病程的第1~3日,相当于病毒血症期。起病急,体温升高、于1~2日后更趋上升达39~40℃。有头痛、呕吐、倦怠、嗜睡等。极重型病人起病更为急骤,表现为高热、反复惊厥、昏迷、迅速进入极期。本期部分病人可见腹壁及提睾反射减退,脑膜刺激征阳性,婴儿可呈现前囟饱满。

 

2.极期:

 

病程的第4~10日,病情发展到高峰,临床表现有:高热(稽留热型为多见)、意识障碍(嗜睡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为大脑皮层、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功能障碍所致,昏迷越早,越深,越长,则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惊厥或抽搐(惊厥的严重度、频度与病情轻重、预后有关)、呼吸衰竭(是乙脑最严重的症状,也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以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或中枢性和周围性呼吸衰竭同时存在)、颅内高压征(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血压升高、 脉搏减慢、四肢肌张力增高等征候)、其他神经系统体征(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和椎体外系征、深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3.恢复期:

 

多数病人于病程的第8~11日体温逐步下降,神志转清。深浅反射及病理反射等在2周左右恢复正常。部分病人恢复期症状持续较久,可有反应迟钝、失语、震颤、健忘、多汗、低热、瘫痪等症状,但经积极治疗,可在6个月内恢复。

 

4.后遗症期:

 

少数病人于病程6~12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则进入后遗症期。常见的有齿轮样强直、扭转痉挛、强直性瘫痪、不自主运动、癫痫、精神错乱等征。

 图片2.png

免疫系统受损或是免疫系统衰弱更容易感染病毒,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因此,患者可服用华津·转移因子胶囊进行辅助性治疗。转移因子胶囊临床可用于用于某些抗生物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感染和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

转移因子胶囊_wps图片.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易哲健康资讯联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