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窦性心动过缓病因,分心内因素以及心外因素: 心内因素 1、迷走神经兴奋 大多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的损害等,而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3、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40%,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发生率最高,特别是下壁梗死。 心外因素 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间期可略有延长。
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表现: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律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防止心脏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心脏功能大不如前,就必须养心强心,中药养护能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可以使用“星辰牌”心宝丸温补心肾,活血通脉。并可治疗心肾阳虚,心脉瘀阻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窦房结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动过缓、病窦综合症及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情况。 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坚持原发病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原则。 窦性心动过缓的预防 1.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如心室率<50次/分钟,且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出现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时要及时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止心脑综合征和猝死的发生。 3.慎用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对此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对病窦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要禁用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4.注意生活和情志的调理,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心脏病知识普及—窦性心动过缓
发布:2018-09-21 16:19:25 | 查看: 次
摘要: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易哲健康资讯联系。
上一篇:再论关于医院是否存在过度检查的问题下一篇:返回列表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