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刘秀琴的“业务”日渐熟练。这个假药销售的网络也开始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并在一定范围内蔓延起来。
2004年下半年,刘秀琴开始在鹤壁一小区居住。当年年底,刘秀琴以父亲的名义分别在建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开立账户,办理假身份证,虚构名字“刘研”和假地址,并在移动公司办了张手机卡。她还编造假信箱,然后把资料给张某,由张某印刷假药说明书。说明书上印有刘秀琴的联系电话、汇款账号及收款人姓名,收款人是刘秀琴的父亲。
按照张某提供的全国各地购药人的地址,刘秀琴把假药说明书寄出去,有人打电话联系,她就谎称是“刘老先生的秘书”,并介绍药物神奇功效。购药人先把购药款打到账号上,并短信告知她汇款到账,确认到账后,她把购药人详细地址逐一登记在本子上,将川羚定喘胶囊丸标示为“1”,将复方关节炎胶囊标示为“Π”。
一般10天左右,刘秀琴将已付款购药人的信息发给张某,由张某组织邮寄发药。2005年底,张某要求刘秀琴将这些信息发给刘庆合,由刘庆合联系其他人组织发药。刘秀琴每年支付刘庆合5000元。2011年,刘庆合的工资涨到每年6000元。
通过简单分工,他们结成了销售网络,将整张网越织越大。
假名假药假秘方
淇滨区检察院公诉科科长韩秀红介绍,为了骗取客户的信任,刘秀琴等人大肆宣扬两种药品的药效,主打的就是“祖传秘方”的招牌。
“‘祖传秘方’的神秘感让很多患者深信不疑,不少回头客都觉得他们这种药可以根治哮喘、关节炎,当然也有病人家属病急乱投医、病人心理的依赖感等因素,但‘祖传秘方’确实成了他们销售的金字招牌。”韩秀红说,很多购药人认为民间医生大多是男士,年龄越大的医生持有“祖传秘方”更容易被患者和其家属接受,于是为了增加患者信任感,刘秀琴等人刻意使用了中老年人的名字办理银行账号。
其实,这些所谓“祖传秘方”特效药都是刘秀琴从张某那里买来的,进价每瓶7元钱。刘秀琴则以每瓶10元至16元不等的价格对外销售,所得利润用于买药、寄药等。
而在刘秀琴的售假窝点,居民们从来看不到货车出入,更不知道有人从事假药邮寄生意。为避开风险,张某很少在其他同伙面前露面,所有的制作和销售活动都是电话联系。在相关环节的衔接上,张某更是小心翼翼,手机经常换号。刘秀琴也经常找不到张某,只能等待张某主动和自己联系。案发后,张某外逃。
“由于刘秀琴、刘庆合销售假药行为触犯销售假药和销售伪劣产品两个罪名,按照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结合本案案情,对二人行为应择一重罪处理,因此以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将二人起诉至法院。”韩秀红说。
淇滨区法院经审理后认定,2005年以来,刘秀琴先后在鹤壁、濮阳两地伙同刘庆合向全国各地购药人销售假药川羚定喘胶囊丸、复方关节炎胶囊。经鉴定,刘秀琴销售金额为52.1万余元,刘庆合销售金额为43万余元。
微微健康网:匿名信牵出1.3亿假药案,祖传秘方含过期“毒”药。利用所谓的“祖传秘方”来销售假药金子招牌,实在可恶。这过期的“毒”药被人体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相关部门应对此严惩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