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倏忽而过,要说监管不力,权力部门可能也很委屈。2009年,《食品安全法》高票通过,《食品卫生法》废止,可以说,三聚氰胺事件便是最大的契机,职能监管也由重在外部监管转向全程监督。及至今日,《食品安全法》大修,其意旨仍在以“最严监管”捍卫民众食品安全。此外,8月1日,新版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正式实施。制度与法令,执法与行政,都没闲着。那么,三聚氰胺的窘境,除了向常态监管求解,还有怎样的警醒呢?
中国有句老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食品安全,更不能在哪儿跌倒、继续在哪儿跌下去。三聚氰胺令人愤懑,除了权力监管不能掉以轻心之外,同样重要的还有以下两点:一是行业自律,二是耻感文化。因为所谓无缝监管,不可能真管到每条生产线。对一个行业来说,如果丧失了基本的自律机制与自洁功能,监管者就算常驻车间,恐怕也灭不了三聚氰胺。国外的行业协会,不只是收钱,更起到业内监督与服务的作用。它们配合权力监管来清理门户,更有效率,也更有的放矢。此外,于企业文化而言,耻感文化是底线。不然,“易粪相食”,谁也不能幸免。
三聚氰胺再次出事,罚单固然不能少,但构建“最严”的防控体系,显然不只是监管部门一家的独角戏。
科普一下: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试验发现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这种可怕癌症。了解更多关于三聚氰胺的内容,你还可以阅读:《三聚氰胺是什么?对人体有哪些危害?》。